- 预防结直肠癌,筛查要趁早!
- 肛肠外科 > 科普 阅读:762 次
肠道作为人体的"打工器官",是名副其实的“下游产业链”,承担着分泌大肠液,吸收水分、电解质和其他物质,形成、贮存和排泄粪便的作用,且“身兼多职”,还是人体“最大”的免疫系统。
作为一名合格的“打工器官”,“无病呻吟”绝不是肠道的行事风格,作为“信号”出现的腹痛、腹泻、便秘等症状,也时刻提示人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。
但结直肠癌作为“隐形杀手”中的杰出代表,早期通常会“屏蔽”或“掩藏”这些“信号”,悄悄生长、慢慢壮大。
医学上将位于盲肠、阑尾、升结肠、横结肠、降结肠、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,统称为结直肠癌。
据相关统计,2020年中国新发的结直肠癌大概52万,每1.5分钟就有一人确诊结直肠癌,而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,有数据显示,过去10年间,我国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增长了53.3%,每年净增长4.2%,而越是发达城市,患病率相对越高。结肠癌的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,60-75岁达峰。那作为结直肠癌“青睐”的中年人,如何做到正确的“养生”而预防结直肠癌呢?
合理饮食
现有研究证据表明,膳食纤维、全谷物、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。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,能够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,刺激肠道,促进排便,减少宿便所致的体内毒素聚集。而过多肉类食物摄入,胆汁大量分泌,刺激肠道黏膜,动物蛋白摄入过多后,会促使致癌物质如甲基胆蒽增加,增加直肠癌风险。
适当锻炼
规律、适当的锻炼,提高肠道免疫屏障功能,并促进血液循环,推动肠道蠕动和机体代谢,减少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。
戒烟戒酒
有数据支持,吸烟人群较不吸烟人群直肠癌风险高出1.27倍。而且,伴随年纪的升高,风险也随之增加。烟草燃烧后产生的致癌物质,损伤结肠上皮细胞DNA,影响染色体的稳定性,从而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。而酒精摄入量大于45g/L,大肠癌的患病发现增加1.5倍。其进入体内分解的乙醇,也可以损伤DNA链,诱发癌症。
调节情志
长期有精神压力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,引起肠道黏膜血管收缩,肠道功能紊乱,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,增加癌变风险。
可是很多人做不到上面的“养生”方式,而且早期结直癌进展较慢,其发展过程一般需经过:正常黏膜-增生-腺瘤形成-腺瘤癌变,期间可能需要10-15年时间。放松、忽视成了它的“保护伞”。于是早发现、早治疗成了防治结直肠癌的关键!
那我们对于肿瘤君如何早发现,早治疗?毕竟专家说过结直肠肿瘤在确诊之前,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。那就绕不开“金标准”--结肠镜检查。
根据《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》推荐初筛的基础上确立一般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
高风险人群:
(1)粪便潜血阳性;
(2)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;
(3)以往有肠道腺瘤史或本人有肿瘤史;
(4)有排便习惯改变;
(5)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:
慢性腹泻、慢性便秘、黏液血便、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、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术史、长期精神压抑,有报警信号。
一般人群:
无上述任意一条者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所以对于结肠癌肿瘤君的防治,最主要的就是调整饮食结构、改善生活方式,最重要的就是早期肠镜检查。
(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医院删除)
医院官网:int.gwmc.cn
企业邮箱:info@int.gwmc.cn
医院地址:长春市南关区芳草街与康宇路交会

吉ICP备2021003606号
Copyright ©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.co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