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生命遭遇重创,这里没有奇迹般的起死回生,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涅槃重生。在长春国文医院康复科,护士长于威带领护理团队,用专业与温情构筑起生命重建的温暖港湾,让每一位功能障碍患者在绝望中重拾尊严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这个充满生命韧性的特殊 “战场”,共同见证医疗温度如何改写命运轨迹。
“三分治疗,七分护理” 的理念,在康复科尤为凸显。从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精准摆放,到骨科术后患者关节的科学训练,再到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的细致指导…… 每一处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都凝聚着康复护士深厚的专业智慧。而这些细节,恰恰是决定患者康复成效的关键因素。
“我们的目标,就是让躺着的人坐起来、坐着的人站起来、站着的人走起来!” 这是于威护士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作为集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骨折术后等多领域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,康复科每天都要面对患有不同功能障碍的患者。在这里,康复护士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执行者,更是患者心理重建的引路人。
于护士长的手机中,保存着上百位康复患者的随访记录。其中,一位 28 岁的患者因重度自发性脑炎导致四肢瘫痪,令人揪心。转入康复科时,她已历经 70 天 ICU 治疗,身心俱疲,陷入绝望。面对这位年轻患者的焦虑与消沉,于威迅速制定了 “三步走” 帮扶计划:首先,联合治疗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,巧妙地将康复训练融入生活场景;而后,带领护理团队轮番进行心理疏导,通过设立阶段性小目标帮患者树立信心,巧用爱莎公主玩具打开她紧闭的心门;最后,配合专业康复训练,将复杂动作拆解成趣味训练项目。仅耗时近 3 个月,这位患者便实现了从卧床不起到独立行走的惊人蜕变。
当患者重新站立的那一刻,全体医护人员鼓掌庆贺的场景,成为科室最温暖的日常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倍感欣慰:那些曾被认为 “站不起来” 的人,正凭借顽强毅力与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,创造着全新的人生可能。患者家属含泪感慨:“在这里,感受不到冰冷仪器带来的距离感,唯有家人般的温暖与关怀。”
“恭喜您达成阶段目标!” 于威护士长坦言,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创伤,往往比身体上的病痛更为棘手,也更难治愈。为此,她创新推出 “目标激励法”:为完成训练阶段目标的患者送上手写贺卡、鲜花、暖心袜子等充满心意的进步礼物;在春节、中秋等传统佳节组织联欢活动,用满满的仪式感重新点燃患者对生活的热爱。
“我们的使命,绝非仅仅局限于恢复患者身体功能,更重要的是重塑他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。” 在长春国文医院康复科,每个 0.1% 的细微进步都被珍视,每次微笑重生都值得礼赞,每天都在上演着生命重新启航的励志故事。诚如于威护士长所言:“康复医学,是为有限时光赋予无限生命力的事业,我们要做的,就是助力每一个受伤的灵魂,带着尊严,奔赴充满希望的新生活。”
微信扫码预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