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结直肠癌有那么可怕吗?
- 肛肠外科 > 科普 阅读:773 次
肠道作为人体“最劳累的器官”,可谓小姐的身子,丫鬟的命:80%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,90%的毒素靠肠道排出,夜以继日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,却被人误以为能坚强地处理各种酸甜苦辣。
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,长约7~9米,肠黏膜面积大约200~250㎡,集结了人体60%~70%的免疫细胞,前仆后继的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,是人体“最大”的免疫器官。
肠道是否健康,辨“便”知
便便的气味:由吲哚、臭粪素、硫化氢、胺、醋酸、丁酸物质共同组成。
便便的颜色:由胆汁色素决定(因胆汁与肠内消化物质混在一起)。
健康正常的大便:没有太明显的恶臭;黄色或黄褐色;香蕉状或圆柱形。
不健康的大便:强烈臭味;黑褐色或黑色;块状、泥状、水样状、半链状。
“便便”好,才是真的好!
肠道与人类疾病
肠道菌群和大部分慢性疾病都有关,比如与肥胖、高血压、脑部炎症、肺炎、肝代谢异常以及肿瘤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等都脱不开干系;此外,肠道菌群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、睡眠及压力水平;抗生素杀死肠道菌群会影响大脑海马体的神经发生,可能引发婴儿的某些发育疾病,如1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……肠道菌群,免疫抵抗,循环代谢密不可分。
爱“肠”就请避开“伤肠”雷区
不良饮食习惯:火锅、烧烤、抽烟喝酒、肉多菜少,肠道益生菌很“受伤”;过热、过冷、过咸、辛辣,益生菌直接“牺牲”啦。
不良用药习惯:用一次抗生素,肠道菌群需要一年时间来恢复,感冒咳嗽肚子痛,吃瓜群众切记不要乱用抗生素。
久坐少动、熬夜、压力大等都是老生常谈啦,尽量控制自己吧!
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张脸,颜值控的小姐姐大叔们,衰老始于肠道,请格外爱惜自己的肠道吧!
你所不知道的那部分神奇的“自己”
2018开年,Science、Nature、Cell不约而同的推出微生物组专刊,肠道菌群的火爆程度堪比娱乐界“抖音”。你所不知道的那部分神奇的“自己”,真是演足了相爱相杀的戏码:肠道菌群真的跟结直肠癌有关系?
“结肠中有两类细菌,会促进慢性炎症,增加结肠癌的发生风险”——这是今年分别发表在《Science》《CellHost & Microbe》期刊上两篇文章的最新结论,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基梅尔研究所领导的团队发现——分别是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和脆弱拟杆菌(Bacteroides fragilis)。
具体而言,这两类细菌会侵入结肠的保护性黏液层,并相互“勾结”构建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。这些入侵行为会引发慢性炎症以及DNA损伤。而且,细菌会刺激特定的免疫反应,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形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只有这两类细菌同时存在,才会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。
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两种肠道菌群主要在幼儿体内繁殖生长,而这可能是导致年轻人结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。
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远离肠癌年轻化。
谈癌色变,绝症不绝望
病理如诊断为肠癌,就像看到了一张不定期死刑的判决书,人人谈癌色变。
我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:2015年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、第5位,其中新发病例37.6万,死亡病例19.1万,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,且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。晚期转移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疗现状:化疗联合靶向,mOS(中位总生存期)超过30多个月。
结直肠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,根据确诊时的状态及患者具体情况会采取手术治疗和系统治疗,癌症早期患者会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,但随着癌症的发展,治疗的难度会增加,治疗效果也会变差。
简单地讲,结直肠癌的治疗和其它癌症治疗方法一样:手术、放疗、化疗与靶向治疗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1、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。因为无论是谁,无论癌症多晚期,患者最大的希望是治愈,而治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。Ⅰ、Ⅱ和Ⅲ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+区域淋巴结清扫,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。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、严重肠出血时,暂不做根治手术,可行姑息性切除,缓解症状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
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,如果是早期的直肠癌,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,如无淋巴结转移,可以接受创伤较小的经肛门切除,这种局部切除具有并发症少、死亡率低、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。对于Ⅱ、Ⅲ期直肠癌,建议术前行放射、化学治疗,缩小肿瘤,降低局部肿瘤期别,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。
直肠癌临近肛门,为了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,有时需要将肛门和直肠一起切除。如果肛门和直肠必须切除,外科医生会将剩下的肠管缝合到腹部皮肤的开口处,这叫做结肠造口术。结肠造口术会改变患者的身体外观,这一开始可能是很难接受的,但癌症的发展是不等人的,患者要理性对待,越早期手术效果越好,千万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2、放疗放疗就是放射治疗,俗称“烤电”,是指应用不同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,借助放射线的穿透能力,破坏肿瘤细胞的内部成分,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。由于足够的放射治疗剂量仅针对被照射部位起作用,所以放疗是和外科手术相同的“局部治疗”,而不同于化疗的“全身治疗”。大约70%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,约有40%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。
手术切除虽然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最好方法,但单纯切除后局部仍有较高的复发率,故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必须考虑综合治疗。目前研究较多、效果较好的是外科手术和放射的综合治疗,包括术前放射、术中放射、术后放射、“三明治”放疗等,放疗可以杀灭残留癌细胞或降低癌细胞活性。如果肿瘤分期较早没有淋巴结转移可以不用放疗,如果化疗后还是有淋巴结转移,可以采用放疗辅助治疗。对晚期直肠癌,尤其是局部肿瘤浸润到附近组织以及有外科禁忌证患者,应用姑息性放射亦常有较满意的疗效。
3、化疗化疗是指化学治疗,它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,是利用化学合成的药物杀死肿瘤细胞,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。药物通过血液分布在全身,因此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方法。在使用的过程中,化疗药物可以使用单药,但更多的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一起使用。
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也有毒性作用,故使用化疗药物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患者必须在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化疗,才能最大化保证化疗治疗的效果。
对于结直肠癌患者,化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手术不能切除或扩散的癌细胞,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癌症复发的概率,主要包括根治术前的新辅助化疗、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和晚期结直肠癌的姑息化疗。除晚期患者外,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都接受手术、放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。
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瘤体,术后患者体内可能残留有癌细胞,化疗可以继续清除癌细胞,巩固手术治疗效果,防止残存癌细胞复发转移,提高治愈率。数据显示,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15%左右,但是术后化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直肠癌患者,对于体质差、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严重病史的患者应慎用。
4、靶向治疗
靶向治疗,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,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,药物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,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,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。随着靶向治疗疗效与基因分型相关研究的深入,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。
目前,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上市的靶向药物主要有两种: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。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,这两种药物对于结直肠癌患者,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而言,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晚期结直肠癌抗EGFR单克隆治疗,仅对KRAS基因野生型也就是该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患者有效。所以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,患者需要检测是否存在KRAS基因突变。
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比较复杂也比较昂贵,一般建议患者到当地的肿瘤中心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特别忌讳在无使用证据的情况下乱用药,这样不仅浪费钱财,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
另外,由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,因此禁用于孕妇,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不宜使用。
总体来讲,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5%。如果是肿瘤分期处于较为早期的患者,治疗效果非常理想(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在90%以上);即使是晚期患者,也有相对较长的生存期。如果接受标准治疗方案无效,患者还可以选择参加临床试验,有可能在现有标准治疗基础上有更多获益。总之,得了结直肠癌不要害怕,充分了解认知,对治愈充满信心,积极治疗。
(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医院删除)
医院官网:int.gwmc.cn
企业邮箱:info@int.gwmc.cn
医院地址:长春市南关区芳草街与康宇路交会

吉ICP备2021003606号
Copyright ©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.co. All rights reserved